在19世紀末的江南水鄉,一位日後在中國文化界佔有重要席位的人誕生於此,他就是魯迅。經歷了人生多次的起伏,見識了人吃人的陰暗面,魯迅與夫人許廣平於1933年來到上海,度過了一生最後的時光。一個兇險的暴雨之夜,丁玲和潘梓年遭到反動派綁架,幸運逃脫的瞿秋白求助於魯迅,而民權會的負責人楊杏佛高喊著,要求立即釋放人質,嚴懲綁架案的幕後策劃者。習慣了但依然反抗著黑暗的光明,魯迅拉著自己幼子海嬰的手,從容穿過充滿危險的上海街頭。在白天的陽光下,楊杏佛當街被殺。對於看過太多比自己年輕的人死去的魯迅來說,哭泣和悲傷似乎已經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他只能悼念逝去的人,譴責那些貪婪和殘忍的執政者。暫時逃避的瞿秋白雖然幸運地逃脫一劫,但在黎明到來之前,他的生命也將為了偉大的革命事業而獻出。砍頭示眾、和沾滿鮮血的饅頭,是中國人民最悲慘的一幕。